第一篇 产科学及其基础
第一章 绪论 002
第二章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学 004
第一节 外生殖器官解剖 004
第二节 内生殖器官解剖 007
第三节 邻近器官 011
第四节 子宫毗邻区域局部解剖 012
第二篇 外科学基本手术及基本知识
第一章 手术器械 018
第二章 消毒 031
第三章 铺巾 034
第四章 戴手套 037
第五章 穿、脱手术衣 041
第六章 切开与分离 045
第七章 止血 048
第八章 打结 054
第九章 缝合 058
第十章 换药与拆线 064
第十一章 准备剖宫产手术无菌器械台 068
第三篇 产科基本手术及基本知识
第一章 产科基本操作 078
第一节 妊娠腹部四步触诊检查法 078
第二节 骨盆外测量 080
第三节 阴道检查 084
第四节 肛门检查 086
第五节 骨盆内测量 088
第六节 宫颈评分 091
第二章 宫颈环扎术 094
第一节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简介 094
第二节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体位摆放操作 099
第三节 预防性(治疗性)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100
第四节 紧急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105
第五节 救援性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109
第六节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111
第七节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阴窥检查随访操作流程 113
第八节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115
第三章 正常分娩基本操作 119
第一节 自由体位分娩 119
第二节 侧卧位体位纠正胎方位 123
第三节 头位接生技术 127
第四节 会阴裂伤分类及缝合技术 134
附录 会阴裂伤缝合术的实操模拟演练 141
第五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144
第四章 促进阴道分娩技术 149
第一节 促宫颈成熟技术 149
第二节 人工破膜术 155
第三节 徒手胎头转位术 157
第四节 产钳助产术 159
第五节 胎头吸引器助产 167
第六节 软产道裂伤缝合 173
第七节 人工胎盘剥离术 176
第八节 产程中的超声应用 178
第四篇 剖宫产术
第一章 首次剖宫产术 192
第二章 二次剖宫产术 205
第三章 三次剖宫产术(子宫外出胎头) 209
第四章 胎头嵌顿剖宫产技术 213
第五章 保留羊膜囊剖宫产术(膜内分娩) 218
第六章 多胎妊娠剖宫产术 222
第七章 各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226
第八章 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及保留子宫的手术技巧 230
第九章 金氏子宫联合缝扎止血术 239
第十章 复杂子宫切口及裂伤缝合技术 243
第十一章 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技术 248
第十二章 剖宫产围手术期快速康复 256
第十三章 剖宫产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处置 260
第一节 膀胱损伤修补术 260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修补术 262
第五篇 胎儿宫内手术
第一章 羊水减量术 272
第二章 氯化钾心内注射和利凡诺引产 275
第三章 射频消融减胎术 278
第四章 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术 282
第六篇 计划生育手术
第一章 人工流产术 292
第二章 药物流产 297
第三章 中期妊娠引产术 301
第一节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301
第二节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 304
第三节 水囊引产术 305
第四节 剖宫取胎术 307
第四章 输卵管结扎术 308
第五章 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术 312
第七篇 妊娠合并妇科疾病相关手术
第一章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 (宫内外复合妊娠) 318
第二章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 322
第三章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325
第四章 妊娠合并宫颈息肉 329
第五章 妊娠合并宫颈癌 331
第六章 妊娠合并葡萄胎 335
第七章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338
第八篇 产科急症与急救技术
第一章 子痫急救技术 344
第一节 子痫急救技术模拟演练 344
第二节 眼罩的佩戴技术 349
第三节 氧气面罩的佩戴技术 351
第四节 压舌板和牙垫的安置技术 352
第五节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术 354
第六节 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技术 356
第二章 产后出血急救技术(产后出血容量复苏技术) 358
第一节 出血量评估技术 359
第二节 产后出血容量复苏及成分输血治疗技术 363
第三节 产科输血技术 369
第四节 自体血储存和回输技术 372
第五节 输血器的使用技术 378
第三章 产后出血急救技术(产后出血常用止血技术) 381
第一节 子宫按摩技术 381
第二节 宫缩剂使用技术 384
第三节 宫腔填塞术 388
第四节 子宫压迫缝合术 395
第五节 盆腔血管结扎术 404
第六节 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 408
第七节 经导管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 419
第八节 盆腔纱布填塞术 428
第四章 脐带脱垂相关救治技术 432
第一节 概述 432
第二节 脐带脱垂胎儿宫内复苏体位 435
第三节 经阴道以手上推胎先露脐带减压技术 437
第四节 充盈膀胱上推胎先露脐带减压技术 437
第五节 脐带还纳(脐带复位术) 438
第六节 产房紧急剖宫产术配合技术 438
第七节 脐带脱垂安全转运技术 439
第五章 肩难产急救技术 440
第六章 臀位阴道分娩及助产技术 450
第一节 概述 450
第二节 臀位自然分娩 454
附录 “四肢着地”臀位自然分娩接生技术 456
第三节 臀位助产术 460
第四节 臀位牵引术 464
第五节 臀位后出头产钳(Piper产钳)完成后出头分娩模拟演练 468
第七章 外倒转术 471
附录 外倒转模型操作前准备 476
第八章 内倒转术 480
第九章 双胎妊娠阴道分娩模拟演练 486
第十章 胎儿牵引术和毁胎术 494
第一节 胎儿牵引术 494
第二节 毁胎术——穿颅术 498
第十一章 子宫内翻急救技术 502
第十二章 子宫破裂急救技术 509
第十三章 羊水栓塞急救技术 518
第九篇 围生期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第一章 气道开放技术 532
第一节 手法开放气道 533
第二节 口咽通气道技术 535
第三节 鼻咽通气管技术 537
第四节 喉罩通气术 538
第五节 呼吸球囊通气术 541
第六节 经口气管插管术 543
第二章 电除颤技术 546
附录一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549
附录二 孕产妇心搏骤停急救模拟演练 551
第十篇 新生儿复苏专项技术
第一章 新生儿保暖技术 558
第二章 A(airway):建立通畅气道技术 561
第三章 B(breathing):正压通气技术 564
第四章 C(circulation):胸外按压技术 573
第五章 D(drug):药物治疗 575
第六章 E(evaluation):复苏后评估监护 579
第七章 新生儿安全转运技术 581
第八章 医患沟通技术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