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书

LATEST BOOKS

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
书 号: 978-7-5359-6322-2
主 编: 姜胜
开 本: 32开
页 数: 160页
字 数: 120千字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22日
定 价: 23.8元
立即购买
2012年6月24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中国的宇宙飞船“神舟九号”和潜水器“蛟龙号”分别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佳绩。
这一天,在距地球343千米处,“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一天,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7 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并成功下潜至7 020米的深度,这不仅是我国载人深潜的最新纪录,同时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这一天,“神舟九号”航天员与“蛟龙号”潜航员进行了天海问候。手动对接由航天员刘旺实施,景海鹏、刘洋负责监视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说:“今天,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送上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3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6月25日的《广州日报》,以“上天下海    中国一天诞生两记录”为题,头版头条大篇幅地刊登了这个消息,让“神九上天,蛟龙入海”这一特大喜讯全市传播。
  自古以来,华夏人民就有上天下海的梦想。中国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运用智慧,不断探索,努力尝试。现在,宇宙飞船“神舟九号”和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发成功,让这个梦想更近一步了。然而,我们也清楚认识到,“下海”比“上天”要困难得多。第一,宇宙与地面基本上都是相差一个大气压,而在海洋中每下潜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第二,宇宙飞船的轨道是可以计算的,而深潜装备的行踪完全不能预测。第三,电磁波在宇宙中可以畅通无阻,而在海洋中几乎是不能传播的。第四,光线在宇宙中传播毫无阻碍,而在深海里传播不过数十米。第五,宇宙飞船仅在发射时需要巨大的能量,一旦进入轨道就几乎不需要推力了;而深潜装备在海洋中潜行则自始至终需要推力,而且解决深海中的能量供应也是一大难题。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地理单元,它广博富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因此,积极探知海洋奥秘,开发和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势在必行。
  本书参阅了大量最新的技术资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海洋开发新技术,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海洋世界。

一    走进蓝色世界

1  浸在水中的星球/4
      从“天圆地方”到“地圆说”/4
   地球?水球?/4
2  地球上最大的宝藏—海洋/6
     海洋的形成/6
   生命的起源地/8
   海洋是个大宝库/8
3  开眼看海洋的先驱们/11
      兴鱼盐之利,行舟楫之便/11
   航海,探求海外世界/11
4  海洋世纪到来了/13
     21世纪属于海洋/13
     广州走在海洋发展前端/14

二    绚彩瑰丽的海洋生物

1  现代海洋渔业/17
     海洋捕捞/17
   海水养殖/18
2  海洋生物药物研究“进行曲”/20
    由古到今,大海捞“药”/20
   海中“炼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21
3  海洋清洁卫士—海洋生物修复技术/24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4
   海藻的妙用/26
   能“吃油”的海洋微生物/26
4  世界上最小的传感器—海洋生物传感器/29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29
  海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29
  绿色荧光蛋白/31
5  建造海上牧场,发展“蓝色农业”/33
     向海洋索取粮食/33
   建设海上牧场/34
   让鱼儿“安居乐业”—人工鱼礁/35
   为鱼儿建造“海中草原”—海藻场/38

三    波塞冬的“藏宝阁”—海洋矿产资源

1  海水“斗”量/42
     海水中盐有多少/42
   我们非常富“铀”/42
   海水淡化/43
2  大浪“淘”沙—滨海矿沙/45
      滨海矿沙有多少/45
    滨海采沙要科学/46
    让我们点沙成金/47
3  会生长的矿石—锰结核/47
   谁发现了锰结核/48
    锰结核的开采/48
4  深水“石漆”—石油/49
      海中找石油/49
      深海采石油/51
    我国能采海底石油吗/52
5  海底“能源水晶”—可燃冰/53
      谁发现了“能源水晶”/53
  “能源水晶”在哪儿/54
  “能源水晶”的勘探/54
  “能源水晶”的开采/56
6  深海“黑烟囱”—热液硫化物/56
      海底“黑烟囱”的形成/56
   我国探寻“黑烟囱”之旅/58
  
四    蓝色星球的“魔法棒”—海洋可再生能源

1  驾驭风之精灵—风能/62
      堂吉诃德战胜了风车吗/62
   我国风能的利用/62
   海上风机/63
2  海洋能量库—波浪/64
      波浪中有巨大的能量/64
   波浪的利用/65
3  朝生为潮,夕生为汐—潮汐/66
     不都是月亮惹的祸/66
   潮汐的类型/67
   潮汐能电到你/67
4  小差别,大能量—温差、盐差/68
      阿松瓦尔的设想/68
   能量巨大的盐差能/69
   我国盐差能知多少/69
5  小小的“我”,大大的“梦”—海洋生物制氢/71
      生物制氢/71
   我国生物制氢技术已成熟/71
   最新海洋生物制氢技术/72

五    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

1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76
     世界最长的桥隧组合工程/76
   港珠澳大桥建设特点/76
   海底绣花/77
   高难度的沉管预制/79
2  海上生明珠—人工岛/81
      南海上的精卫填海/81
   建造人工岛好比制造杯子/81
3  海上明珠—香港国际机场/84
     海上机场如何建造/84
   香港国际机场/84
4  深海生命线—海底光(电)缆/86
     跨越琼州海峡的海底电缆/86
  海底电缆单条长度创世界之最/86
     海底光缆/87
   如何敷设海底电缆/89
5  海底仓库/91
     食品储藏引起的设想/91
  海底仓库方兴未艾/92

六 巡洋五大法宝

1  你是我的眼—海洋遥感技术/96
     监测海洋的“天眼”/96
   我国海洋的“天眼”/97
   我国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97
2  海龟回家带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98
     你在哪儿我知道/98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100
3  海阔任我行—航海技术/101
     船舶大型专业化/102
   船舶航行自动化/102
   航海技术电子化/103
   未来航海技术/105      
4  尽职的观测员—海洋浮标“三兄弟”/105
      我们都是浮标哦/105
   海洋浮标是怎样工作的/106
   海洋浮标家族的“三兄弟”/108
5  海上的移动实验室/111
      海洋调查船/111
   功勋卓著“雪龙”号/112
   海洋科考之旗舰 “科学”号/114
   海洋科考之“实验1号、实验2号、实验3号”/115

七  保护蓝色家园

1  还我碧海/120
      哭泣的海洋/120
   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122
   拯救海洋/124
2  给海洋做美容/127
      垃圾不留,海洋自由/127
   消除油污,洁净海洋/128
3  对抗“海上猛兽”/129
      突如其来的海啸/129
   来势汹汹的风暴潮/133
4  信息化海洋/133
      走进信息化时代/133
   海洋也要信息化/134
   中国数字海洋/136
   智慧广州,智慧海洋/137
5  神圣的海洋权益/137 
      海洋—延伸的“蓝色国土”/137
   中国的未来在海洋/139
  “年轻有为”的三沙市/14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4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