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藏高原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和岩相古地理 (1)
第一节 前震旦纪时期 (3)
第二节 震旦纪—早古生代时期 (10)
第三节 晚古生代—三叠纪时期 (24)
第四节 侏罗纪以后的中新生代时期 (46)
参考文献 (57)
第二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生物古地理 (61)
第一节 早古生代青藏高原及邻区生物古地理 (63)
第二节 晚古生代青藏高原及邻区生物古地理 (67)
第三节 中生代青藏高原及邻区生物古地理 (72)
第四节 新生代青藏高原及邻区生物古地理 (77)
参考文献 (80)
第三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及有关的变形特征 (83)
第一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概述 (85)
第二节 青藏高原及邻区变质基底的构成 (87)
第三节 主要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94)
第四节 青藏高原主要造山带构造变形的某些特征 (105)
第五节 〖ZK(〗青藏高原北部及相关造山带的演化特征——古陆壳内部的裂陷与拼合 (113)
第六节 青藏高原南部特提斯演化 (117)
参考文献 (121)
第四章 不同地质时期特提斯洋形成和消减 (123)
第一节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不存在广阔的“古特提斯大洋” (125)
第二节 〖ZK(〗中生代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也不存在广阔深邃的“新特提斯大洋” (127)
第三节 从古地磁资料评论特提斯洋 (131)
参考文献 (134)
第五章 青藏高原缝合带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137)
第一节 班公错-东巧-丁青-怒江缝合带 (139)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165)
参考文献 (188)
第六章 青藏高原陆内造山作用——晚新生代地质构造 (191)
第一节 晚新生代沉积盆地特征 (193)
第二节 晚新生代岩浆活动 (204)
第三节 晚新生代构造形变 (209)
第四节 青藏高原隆升 (222)
第五节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形变和GPS测量 (227)
参考文献 (232)
第七章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 (237)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依据 (239)
第二节 青藏高原隆升的半定量—定量依据 (242)
第三节 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缩短和隆升的构造动力学及其效应 (252)
参考文献 (267)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应力场的探讨 (271)
第一节 岩石圈模型应力计算的数理方法 (274)
第二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80)
参考文献 (293)
第九章 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297)
第一节 启蒙阶段的地质调查 (299)
第二节 奠基阶段的地质调查研究 (301)
第三节 大发展阶段的地质调查研究 (304)
第四节 深化阶段的地质调查研究 (306)
参考文献 (309)
结语 (312)
Related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