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据估计,单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其中有症状者约占1/10,约1/4患者转为慢性,3%患者转变为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中90%以上由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甲型肝炎容易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由输血和血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不断发生。本病至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是中山医科大学的重点学科。从50年代开始从事本病研究,40多年来一直把本病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累积了大量科研成果,发表了数以百计的论文,其中不少获得过国家和部、省级奖励。过去曾出版过2部有关肝炎的专著。由于知识不断更新,有必要充实提高,在上述2本专著的基础上作彻底的补充修订,更名为《病毒性肝炎研究》。 本专著内容与过去2本专著相比,各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与发病机理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肝炎病毒种类已由甲、乙、非甲非乙型肝炎3种增加至甲、乙、丙、丁、戊、庚等6种。病理解剖学则仍按形态学改变描述;病理生理学增加了肝肺综合征;临床表现增加了妊娠期肝炎;实验室检查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预后与转归增加了丙、丁型肝炎与肝细胞癌关系。所有章节均按国内外最新进展补充修改。参考文献引用至1997年初。全书字数比过去增加近1倍。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内科、儿科、传染病科各级医师,包括防疫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研究生、上述各科护理人员以及本、专科医学生。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其家属也可提供对防治本病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