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肝移植于1963年由美国的Starzl完成,经长期艰苦努力,肝脏移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83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评议开发会议宣布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应予推广。此后肝脏移植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至今累计已施行50 000多例,最长存活者已达28年,1年存活率已达80%~90%,6年存活率达70%。大批长期存活人群不断涌现,生活质量良好,能结婚生育,工作一如常人。目前美国以每年3000例,欧洲联盟国家以1600例的速度向前发展。作为大器官移植的代表,肝脏移植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开展肝移植较国际上为晚,1977年才开始应用于临床,随即掀起了我国第一次肝移植高潮,至1983年共有18个单位施行了57例肝移植,其中绝大部分(52例)属晚期肝脏恶性肿瘤,疗效不佳,最长存活者仅264天,死于肿瘤复发。其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肝移植停顿达7年之久。近年来我国中青年移植工作者为了改变国内肝移植的落后状况,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开展肝脏移植,使我国的肝脏移植自90年代开始逐步走出了低谷,掀起了肝脏移植的第二次高潮,赶在第二次肝移植浪潮前列的黄洁夫教授,带领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班中青年学者,多年来矢志不渝,坚持肝移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移植发展道路,自1993年以来已成功地开展了10例肝移植。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静脉静脉转流技术、背驮式肝移植、减体积式肝移植等技术,并成功地施行了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对90年代国内肝移植第二次高潮的到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多学科的集合成果,肝脏移植是移植学、外科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免疫学、麻醉学、重症监护医学等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结果,手术难度大、牵涉面广。目前国内肝移植处于再起步时期,对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开展肝脏移植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急需这方面的参考资料。黄洁夫教授根据其亲身经验和丰富学识,在原编写《临床肝移植》一书的基础上,组织同行学者,共同编写,积极主编完成了这本《肝脏移植的理论与实践》,全书共分20章76节,从基础到临床,从过去历史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肝脏移植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对临床肝移植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描述。总结了在现阶段条件下如何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肝移植经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移植的成功经验。融全面性、系统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现代性于一体。本书不仅对各级肝移植医师,而且对所有临床科室、普通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麻醉科、临床免疫学等专科医师都是一本绝好的参考书。对于渴望了解肝移植的广大各级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和高年级医学生,都可以从书中获取大量有用的现代移植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