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

杉木遗传改良
开展林木遗传改良,实行良种造林,是当今世界提高人工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叶树良种选育的发展趋势是以轮回选择为主线,多群体系统经营为基础,充分利用每一个改良世代改良效果的多世代逐步遗传改良的策略。在种源和子代测定基础上,对容易大批量无性繁殖的树种,开展无性系选育,增加无性系造林比例。这是当今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策略上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的两条途径。 在国内,通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 和“九五”科技攻关,杉木遗传改良已取得重要成果,选育出一批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优良杂交组合,整个改良体系协同发展,并正向高世代种子园发展。当前由于工业人工林的发展,加上人工控制授粉和无性繁殖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大规模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体系的形成,使得杉木可以象杨树、桉树那样,采用有性与无性繁殖结合的策略进行育种成为可能,并将形成新的造林体系。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传统用材树种。其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用材树种。本书在概述了我国近期的杉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着力介绍了广东省二十多年杉木良种的研究进展和科学成果,内容除了优树选择、种子园营建、子代测定、杂交育种以及种源选择等常规选育种技术外,还包括杉木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育种群体中核心群体、亚系群体的建立及新近形成的无性系选育体系;并介绍了当前新发展的植物界中的克隆技术,即生物工程中的组织培养技术,以及育种试验的设计、施工、调查和材料的整理、分析、计算以及计算机育种软件的应用等。本书是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写成的,是集体研究成果的结晶。内容广泛、材料丰富、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科研、教学、生产部门从事林木良种选育工作者参考。
top